现场活动图一 现场活动图二 2017年7月6日上午,我院“苏州民居及园林建筑风格探究小分队”各成员齐聚江苏省苏州市观前街,调研苏式建筑。探究中国八大建筑流派之一的江南厅井式民居及园林建筑风格,加深对历史传统,及其传承性的理解。清浅淡雅,粉砖淡瓦,是姑苏文化最好的外化展现,深入了解与探究江南居民特色,有助于大学生了解苏州建筑,广泛的传播建筑文化。 活动开始,小分队沿着百年老街--观前街进行实地考察。步入观前街正中央,位于中心的便是玄妙观,三清殿。三清殿是苏州目前留存的最宏伟的道观建筑,建筑专家认为,三清殿建筑整体和局部都与宋代“营造法式”所著录的宫殿法式相符,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瑰宝。与此同时,经过多方询问,小队成员采访到一位当地老人,向他仔细询问玄妙观,三清殿的文化背景与历史发展。通过老人的耐心讲解,小分队了解到网师园的小巧玲珑,狮子林的假山,拙政园的独具特色,加深小分队对苏式建筑的了解。 小分队着重调查的是苏州园林风貌、建筑特点以及构园风格。调查期间,不仅对各园的风貌进行拍摄,更了解了园林的建筑风格。建筑则围绕位置、形体与疏密、建筑类型、造型、空间处理、色彩进行留意和调查,并且围绕建筑与山、池、花木的配合,与太湖石的配合对水的处理等各方面展开研究。建筑在苏州古典园林中具有使用与观赏的双重作用。它常与山池,花木共同组成园景,在局部景区中,还可构成风景的主题。山池是园林的骨干,但欣赏山池风景的位置,常设在建筑物内,因此建筑不仅是休息场所,也是风景的观赏点。建筑的类型及组合方式与当时园主的生活方式有密切的关系,因而园林建筑以其数量之多与比重之大形成为一种突出的现象。正因为如此,园林建筑的艺术处理与建筑群的组合方式,对于整个园林来说,就显得格外重要。 苏州古典园林中的建筑不但位置、形体与疏密不相雷同,而且种类颇多,布置方式亦因地制宜,灵活变化。建筑类型常见的有:厅、堂,轩、馆、楼、阁,榭、舫、亭、廊等等。其中除少数亭阁外,多围绕山池布置,房屋之间常用走廊串通,组成观赏路线。各类建筑除满足功能要求外,还与周围景物和谐统一,造型参差错落,虚实相间,富有变化。 园林文化既是生活方式,又是精神载体,两者互相渗透,表现出社会文明的高低程度。因此,如何适应“人居、环境、理想”现代生活的需求,是园林文化研究的新课题。近年来,苏州的园林建筑艺术逐渐向海外传播。这次的社会实践,使小分队受益匪浅。培养与增强了与人相处,交际的能力。激发小分队更努力地学习,能够学以致用,知识的积累随着学习时间增加而增加,所谓学无止境,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明天的实践。 |
来源:本站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