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系各班级:
根据《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办法》(试行)《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专转本学生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办法》要求,社会实践、读书活动为必修项目,寒假为重修时间,现通知如下:
一、参与对象
2019、2020、2021级暑期社会实践不合格者,2019级(含专转本)读书活动学分未修满学生,2020级专转本学生(需全体参加读书活动)。
二、参与时间
即日起—2023年2月18日
三、学分要求
(一)社会实践
本科生社会实践应修满1.5学分(大一、大二、大三3个学年获得),专转本学生应修满0.5个学分(大三学年获得)。
(二)读书活动
本科生应修满1个学分(大一、大二两个学年获得),专转本学生应修满0.3个学分(大三学年获得)。
四、相关安排
(一)社会实践
1.实践原则: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由学生自主申报,本着“严格防控、就近就便、线上为主”的原则在家乡灵活开展社会实践,原则上不得跨省跨市,尽量减少活动半径,加强自我防护。
2.实践内容:
(1)政务实践。深入地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一线岗位,承担具体工作。尤其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党史学习教育、政策宣传解读、疫情防控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
(2)企业实践。通过大学生专业方向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双向匹配,参与家乡企业实际工作。
(3)公益服务。通过志愿服务等方式,在农村、社区等基层一线的公益岗位,开展扶贫济困、扶弱助残、课业辅导、服务群众等工作,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4)社区服务。主动向村、社区报到,在乡镇团委和村、社区团组织的统一领导和调度下,就近就便编入志愿者组织、青年突击队等,通过多渠道力所能及地参与基层治理日常工作。
(5)文化宣传。探究家乡特色文化,用好家乡丰富资源,讲好家乡生动故事,开展多种形式特别是生动活泼的理论宣讲、文化宣传和网络直播等活动,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6)网络“云实践”。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网络平台的作用,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乡村振兴等领域入手开展社会调查,开展“云组队”“云调研”“云实践”等活动,形成乡村调查报告等实践成果。
3.实践要求:
所有参加寒假社会实践重修的学生均需填写《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2022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计划表》(见附件1),于12月22日前将电子版交至班级团支书处,团支书签署意见后,交系团总支确认。
社会实践结束后,新学期开学两周内填写《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2022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情况报告书》(见附件2)交由各班级团支书汇总后交给班级班主任。班主任按要求对社会实践项目予以考核和学分认定,合格者记0.5学分(重修无优秀等级),并将社会实践成绩(按统一格式制作成绩单)交相关班级辅导员进行汇总。
(二)读书活动
1.具体要求:
2019级本科生重修学生需阅读至少20本图书(学生自行在图书馆借阅系统中打印学年借阅清单作为凭证,或凭本人自购图书扉页本人签名为凭证,电子图书暂不作为凭证),每本撰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阅读笔记。推荐书目以《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本科生第二课堂阅读书目(试行)》为主,阅读推荐书目之外的图书必须符合经典性、专业性等相关要求。专业书目阅读量原则上不低于10本。阅读笔记以文字(标题+内容)+凭证的形式汇总为一个Word文档,文字和凭证需调整在同一页文档中。笔记内容要求不得抄袭、语句通顺、感悟深刻。如有多次不合格记录者,请按要求提供多篇读书笔记或读后感。
2019级专转本重修学生、2020级专转本全体学生需在参考书目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1部精读,撰写一篇15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或1000字以上的读后感(电子稿),要求不得抄袭、语句通顺、感悟深刻、字迹工整。
2.批阅要求:
新学期开学一周内,学生自主上传维普作业管理系统进行查重,凡发现阅读笔记为网络抄袭(查重率高于20%),则取消当学年学分。
新学期开学两周内,班主任按要求对读书笔记项目予以考核和学分认定,本科生学生考核合格者记0.5学分,专转本学生考核合格者记0.3学分,重修无优秀等级,20级专转本学生优秀比例不得超过班级学生总数的20%,批阅完成后将成绩(按统一格式制作成绩单)交相关班级辅导员进行汇总。
请辅导员、班主任老师认真组织班级学生第二课堂学分重修工作。
特此通知。
附件1: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2022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计划表.doc
附件2: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2022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情况报告书.docx
共青团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委员会
2023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