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社区宝藏打卡第四期 | 笔墨生辉,宿舍区里的文人情怀

时间:2025-07-03浏览:13

历经前三期的艺术之旅,我们来到宿舍区历史文化“墙”的最后一站,五号站。在这里,一同领略清代及后世画作的独特魅力,感受那份独有的艺术韵味。五号站的墙面上,一幅幅清代经典画作静静诉说着那个文人辈出、艺术繁荣的时代。

 石涛 《幽溪垂钓图》

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幽静溪边垂钓的景,山水布局疏密有致,笔墨灵动,让人感受到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悟。

郑板桥 《竹石图(南山献寿)》

以简练的笔墨描绘出竹子的坚韧与石头的刚毅,象征着文人高洁的品格,体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朱耷 《湖石聚禽图》

他以简练的笔墨和夸张的形象进行作,画面弥漫着孤傲与冷峻的气息。这些作品不仅具备极高的艺术价值,更寄托了朱耷对明朝覆灭的哀思,以及对现实的不满情绪,成为其独特心境与艺术表达的见证。

徐悲鸿 《奔马图》

描绘的奔马形象,线条流畅自然,神态生动逼真,反映出徐悲鸿对民族精神的追求。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奔马象征着勇往直前、奋发向上的力量,这幅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蕴含着深刻的精神内涵,激励着无数国人。

齐白石 《虾》

笔墨简练却将虾的神态展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解。通过简洁而精准的笔墨,齐白石赋予了虾鲜活的生命力,让平凡的题材焕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国现代绘画的经典之作。

五号站,我们不仅能欣赏到精美的画作,更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现代校园生活的完美合。“育人有‘温’度,处处皆用‘馨’”,这些历史文化“墙”,正是学校在文化育人方面的用心体现,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至此,宿舍区历史文化“墙”的探索之旅已圆满结束,但传统文化的魅力永不褪色,期待同学们能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发现美、感受美、传承美!

学生社区“党团活动室”“运动区”“导师工作坊”等功能区,也正在逐步建设完善,即将完全投入使用,欢迎大家继续探索,为身边的学生社区建设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