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一号站的古朴雅致之后
宿舍区三号站又将为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
让我们一同踏入这片洋溢着宋韵风华的艺术空间!
三号站以宋代名画为主题
将那个辉煌灿烂的时代
以艺术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眼前
漫步其间,仿佛穿越时空
切身感受到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意境
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映入眼帘,这幅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的作品,是苏轼被贬黄州时心境的真实写照,诗中饱含的痛苦与愤懑,随着起伏的笔画、浓淡交织的墨色扑面而来,让人不禁沉浸在他在逆境中对生命的深刻思考里。
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paint/228226.html
再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以长卷形式细腻展现了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盛景与市井生活,热闹的街市、繁忙的汴河码头、形态各异的人物,都栩栩如生,仿佛能听到千年前的喧嚣。
米芾的《蜀素帖》同样不可错过。这是他在蜀素上创作的书法作品,以独特的“刷字”风格闻名。其笔法多变,八面出锋,线条跌宕起伏,充分展现了米芾高超的书法技巧和独特艺术个性。作为米芾中年时期的代表作,它是研究米芾书法风格演变以及宋代书法艺术的关键实物资料,对后世行草书创作影响深远,更被誉为“中华第一美帖”。
自称“集古字”的书法创作,传达了米芾立意创新对“趣”追求的心理表现。同样浓墨重彩的还有他的《苕溪诗》。诗中描绘了苕溪的美景和米芾的个人感受,书法上,他以独特笔法和灵动笔势书写,风格潇洒自如,将诗歌的文学意境与书法的艺术美感完美融合,完美诠释了米芾在文学和书法方面的杰出才华。吴其贞《书画帖》评此帖曰:“运笔潇洒,结构舒畅,盖教颜鲁公化公者。”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堪称宋代青绿山水画的巅峰之作。整幅画以长卷形式展开,描绘出千里江山的壮丽景色,画面宏大,色彩艳丽,笔法细腻入微。它不仅展现了他卓越的绘画天赋,也反映出当时宫廷绘画的高超水准和审美追求,是研究宋代山水绘画风格、技法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的重要资料,对后世绘画发展影响深远。
这些画作不仅展现了两宋时期高超的绘画技艺,更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文化习俗。学生社区历史文化“墙”,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文化育人“润物细无声”,让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漫步三号站,墙面不仅是艺术的载体,更是文化育人的生动课堂。“育人有‘温’度,处处皆用‘馨’”的理念,在这里化作了可触摸、可感知的文化风景。休憩时,不妨邀上三五好友,来此共赏山水美学,打卡独具韵味的文化地标。
下一期,我们将走进充满文人雅趣的元朝,探索四号站的精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