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校区培训现场
福建路校区培训现场
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开展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的通知》,进一步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能力,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努力培养广大教师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示范的“大先生”,我院于11月24日下午在桥头校区四教4105、福建路校区教一楼201组织观看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线上培训。各系主任、主任助理、教学秘书、教务处和学生处全体人员、部分教师参加了集中培训,其他教师自行参加了线上培训。
本次培训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和新华网共同承办。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做题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政策解读》的开班发言,围绕为什么、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进行了深度解读;强调各地各高校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力争做到高校、院系、教师全覆盖;同时指出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教师应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二者高度融合,深挖思政元素,并落实到教学活动中。
高等教育出版社总编辑陈晓光介绍,本次培训得到了上海市教委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1所高校的大力支持,邀请到不同领域的多位课程思政专家,希望通过专家深入浅出的理论阐述和鲜活生动的工作案例,能够促进各高校更加清晰工作方向,把握工作重点,找准工作抓手,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质量和教学成效。
新华网副总裁杨庆兵在致辞中表示,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难点和重点,也是热点。要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举措落实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单元,这就要求所有的任课老师成为课程思政改革的承担者与实践者、实施者。期待通过本次培训进一步提高广大高校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树立正确的课程思政建设理念,帮助老师们对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提供更多思考,进一步强化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与能力,将课程思政建设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分别围绕“中央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组织与实施”“法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作报告,分享两所高校在思政建设方面的经验与做法。
此次培训采用线上形式开展,共13讲,既邀请有教育行政部门、中央高校、地方高校的负责同志,又邀请有课程负责人和有关专家,向参训教师报告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组织与实施、探索与实践,从而帮助文、理、工、农、医不同学科专业教师解决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疑惑和问题。学院也将按照教育部培训时间表,分学科、以系为单位组织培训。
组织教师参加此次培训,是我院贯彻落实国家《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践行“三全育人”,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通过培训,广大教师提升了课程思政的意识,拓宽了课程思政的思路,树立了明确的课程思政建设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