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2011年7月3日,校重点团队、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追寻红色足迹”——安徽凤阳小岗村社会实践调查团师生一行10人抵达素有“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之称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展实践调研。本次实践调研队员主要由红山学院的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组成,主要目的是调查了解小岗村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近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同时对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原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学习。
7月4日上午,实践团来到“大包干”纪念馆,纪念馆里一张张珍贵的历史图片见证了小岗村从1978年至今的发展,队员们通过图片体会到小岗人在生死关头做出的重要抉择的分量;紧接着,实践团前往“沈浩书记先进事迹陈列室”,大家参观了沈书记生前工作过的地方,并观看了沈浩书记事迹的专题视频和图片展,很多队员都被沈书记为民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深深打动,尤其是观看到沈书记去世小岗人民悲恸的画面时,大家都默默地留下了泪水。其后,实践团来到沈浩同志墓前,祭奠了沈浩同志。下午,小岗村党委副书记于谦向实践团介绍了小岗村的发展状况、经济结构、企业发展情况、农村土地流转以及小岗村未来的发展规划,并解答了队员们关于小岗村发展的疑虑。
7月5日-9日,社会实践小队对小岗村的村民、“大包干”带头人进行了走访调查。主要是通过调查问卷、访问的方式深入了解小岗村的现状,重点是小岗村村民的收入情况、村民对沈浩书记的看法、村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村民对小岗村未来的展望。实践团共走访农户160余户,走访干部、群众340余人,发放调查问卷318份,得到了大量关于小岗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手数据。
7月5日下午,实践团参观走访了当地著名民营企业——GLG,并听取了企业负责人的情况介绍。7月7日上午,实践团在“大包干”纪念馆与当地村委会共同举办了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挂牌仪式,“大包干”带头人之一、小岗村村委会副主任关友江与我院师生一同为实践基地揭牌。7月8日晚,在小岗村村民文化广场,实践团和江苏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以及当地村民一同载歌载舞,为小岗村村民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此外,实践团还参观了小岗村敬老院、小岗村卫生所和小岗村在建的中学校舍等基础设施。7月10日,实践团初步总结了调查过程中得到的数据资料,并将其中反映出的一些问题对当地村委会进行了反馈,村委会对此表示赞赏,充分肯定了实践团的辛勤工作,并表示会根据情况对发展思路进行调整。实践团在完成全部实践任务后返程。
通过一周时间的社会实践,实践调查团师生深刻认识到小岗村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沈浩同志到小岗村工作以来的巨大发展成就,对沈浩精神的内涵有了清晰、深入的理解。队员们表示,接下来,一定要认真总结、宣传小岗村的成功经验,向沈浩同志学习,学习其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实践团的实践活动在当地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队员们表现出的不怕吃苦的精神、深入群众的作风以及团体凝聚力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7月8日,安徽凤阳电视台《晚间新闻》栏目对实践团实践活动进行了深入报道。此外,安徽省门户网站“中安在线”(7月12日)、凤阳新闻网“凤阳在线”(7月5日)也对实践团的实践活动进行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