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只花6.3元,你行吗?
10月17日是第20个国际消除贫困日,应中国扶贫基金会“用6.3元过一天”的号召,我院学生会实践部开展了“感受6.3 感受贫困 触动关爱”系列活动。
什么是贫困?依照人均年收入2300元的标准,一年以365天计,贫困就是那些每天收入不足6.3元的1.28亿人,占中国总人口的10%。而6.3元,对于身处繁华都市的城市人群可能是一顿早餐,一杯饮料……6.3元不够买一份快餐,不够打的,更不够娱乐,但对于贫困人群,却是他们一天辛劳与汗水换来的全部收入。
记者在采访这些体验者时发现,不少同学都认为,这种体验加深了大家对贫困人群的理解和关注,并且会在未来积极支持和帮助我国的扶贫事业。
“贫困人群,一年到头都这么过,而我们所谓的体验只是一天!”
“6.3元可能吃不饱,但是正是这样的体验,可以让我们对贫困有一个真实的概念。”
“这次体验,让我对贫困有了一个较为直观的感受和一种清晰的概念。我想以后我会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贫困人群。”
“我们6.3元一天都撑不住,不少贫困地区的人连6.3元一天的生活都过不上,我想我们真应该节约粮食、应该去帮助困难的同胞。”
“天天这样可真撑不住,别说营养,连吃饱都成问题。”
“在我看来,这样一天的体验,可以让同学们清晰地感受到生活在贫困线下同胞们的不易,从而引起社会各界对贫困人群的关注,一起想办法来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城里人对身边丰富的生活资源习以为常,往往无法直观感知藏在大山深处里的贫困。但是我出身在贫困地区,馒头对我们来说就已经算是很好的食物了。通过这次体验,就我而言,更加坚定了我投身公益、帮助困难群体的决心,也更明白了我们好好学习的意义所在。”
“体验贫困的目的,不是简单地饿一天,而是从吃不饱等生理反应中,带来精神上的触动,想想自己平时的消费习惯,想想一粥一饭的来之不易。”
“在我看来,我们对别人所处的贫困状态不能停留在简单的感受之上,而是应该通过感受贫困受到触动,继而去帮扶贫困群体,共同努力最后消除贫困。我想,这才是此次活动的真正意义所在!”
一天感受活动下来,很多同学眼前就只有一个“饿”字。但是这个“饿”字,却能引发更多人的深思。“饿”除了体现在肉体上之外,还能体现在精神上。告诫大家要保持勤俭节约的传统,养成文明消费粮食的习惯,懂得珍惜幸福生活,不铺张浪费、抵制非理性消费行为、减少不必要的粮食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