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开展“笃行实干续薪火 踔厉奋发展芳华”2025年寒假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发布部门:团委发布时间:2024-12-24浏览次数:1089AAA

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论述为指引,深化实践育人和“大思政课”工作成效,引导和鼓励红山学子把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做实干家,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校团委将开展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引导红山青年自觉担当重任,深入基层一线,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实践时间

2025年1月-2月

二、实践原则

1.安全至上,防患未然。实践团队应时刻保持安全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团队成员应自觉遵纪守法,及时关注实践地突发的事件,做好安全防控应急预案和各项配套工作方案,安全有序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过程中,应与学院及指导教师保持密切联系,定期汇报行程,听从学院安排。

2.自愿原则,严格审批。学院应本着自愿报名的原则,鼓励广大师生结合学科专业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并对项目严格审批,确保主题明确、方案可行。

3.加强组织,落实责任。各学院要严格落实学校关于社会实践全过程管理的要求,始终绷紧安全弦。指导教师应全程带队,一旦紧急情况发生,应及时联系学院,采取应急处置措施,调整或中止社会实践。

三、实践内容

(一)团队实践

1.“挑战筑梦 科创报国”实践专项

重点围绕“挑战杯”赛事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文化强国、美丽中国等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充分利用寒假时间开展文献查阅、实验分析、社会调查、实践研究、商业运营等实践活动,不断完善项目内容,优化实践过程,打磨出更加具有实践性、科学性、先进性和现实意义的优秀作品,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2.“寻访家乡红址 涵养家国情怀”实践专项

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文化馆、纪念馆、博物馆等场所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在听说学做中上好“沉浸式”思政课,开展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等形式多样的实践调研活动,形成条理清晰、意义深刻的教案与微团课视频,或者创新性强、有深度的调研报告与网络文化作品。

3.“弘扬优秀文化 赓续中华文脉”实践专项

重点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在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等方面,开展相关社会服务和社会调查。

4.“卫国戍边 强边有我”实践专项

将“卫国戍边”社会实践深度链接国内边境县,聚焦专业学科优势特色,深化实践内容,升华实践内涵,紧紧围绕地方需求,以产学研一体化为途径,建立起多方参与、长效保障的合作机制;开展“我同战士共巡边”“关爱留守家人”等志愿服务示范活动;了解卫国戍边地区的文化背景、地理环境、经济发展、设施建设、教育情况和安全情况,统计工作数据、政府投入等,开展相关社会服务和社会调查。

5.“青春在社区绽放 奉献与成长同行”实践专项

根据团中央、团省委关于“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工作部署,要求高校不少于25%的团支部与社区结对,以团支部为单位就近就便参与城乡社区实践计划。利用学院现有社会实践基地和志愿服务基地,充分发挥学院专业优势和支部团员特点,推动学生团支部与社区团支部再结对,同时探索与新社区的结对合作,在实践中聚焦社会关切,增进民生福祉,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开展相关社会服务和社会调查。

6.“乡村振兴 青春笃行”实践专项

重点围绕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实践,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聚焦基层探索创新,引导师生全方位观察和了解乡村振兴现状,利用学科优势和智力资源广泛开展政策宣讲、科技支农、文艺下乡、关爱老幼、普法宣传、生态保护等活动;在发展生态低碳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彰显乡村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美学价值等领域,开展相关社会服务和社会调查。

7.“探寻优秀文旅 建设美丽家乡”实践专项

重点围绕用全新视角、年轻表达、活泼灵动的方式讲好家乡故事,服务家乡文旅事业发展。以助力文旅发展为切入点,发掘家乡文旅品牌,体悟家乡文化底蕴,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宣传推介;以全新的视角和细致地剖析,展示家乡文旅融合发展的丰硕成果与创新策略,从而有力推动文旅产业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开展家乡文旅产业调研。

(二)个人实践

结合全国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和“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活动要求,鼓励红山学子以家乡为纽带,以专业技能为依托,返乡向社区、青年之家和当地单位报到,参与政务实践、企业实践、公益服务、社区服务、兼职锻炼、文化宣传等活动,走近城乡基层、了解社会实际、服务人民群众、增强时代责任,并以实习感想的形式做好实践总结。

四、工作要求

1.立足构建完善常态化、长效化的实践育人工作格局,参与实践的团队须在实践制定安全预案,并提交《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安全承诺书》(见附件1,团队将各个队员签字后的电子版文件统一打包作为立项附件材料提交)。实践师生要增强安全意识,自觉遵纪守法,充分研判天气变化和自然地质条件等,安全有序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坚决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同时做好突发事件应对预案,切实保障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所有实践团队须依照团中央通知,在规定时间节点之前在团中央“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官方网站进行团队信息报备。(团队报备具体流程详见“创青春”公众号。)

2.加强专业指导,注重成果孵化.每个团队必须配备至少一名指导教师,且指导教师应全程指导。加强管理和指导经验分享交流,从项目设计、教师指导、实践开展、物资保障等方面给予团队应有的支持。积极孵化优秀实践项目向“挑战杯”系列竞赛等以及志愿服务等转化,全面推进社会实践工作的常态化、立体化、长效化。

3.按期立项总结,及时报送成果各参与同学及团队须于2025年1月5日之前提交立项申请,经校团委审核通过后可以立项。

4.用活媒体宣传,扩大示范效应。要充分利用团学组织的微博、微信、抖音、B站等新媒体平台,及时编辑、整理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青春故事,做好宣传报道和信息报送工作。要注重成果的总结和梳理,力争出精品向国家级、省级和校级重要新闻媒体投稿。

5.采取团队实践形式的实践团,团队负责人需1月5日前提交《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2024年社会实践团队申报表》(附件2)并填写收集表,附件2由队长提交各学院团总支,各学院团总支统一汇总并填写附件2后送至校团委审核,通过后成为校级团队。校级团队需完成“三个一”:一份微信推文形式的总结稿件,内容包含实践过程、创新做法、主要成果、宣传成果等;一部5分钟以内的短视频,内容应体现对实践主题的阐述,实践过程的收获和对党及国家的情感认同,致力于引人共鸣、共同教育,共同成长,避免简单陈述实践过程(视频格式:MP4,视频分辨率:1280*720或1920*1080);一篇地级市以上媒体的宣传报道。

6.提交材料,社会实践结束后,提交计划表的学生新学期开学两周内填写《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情况报告书》(见附件3)由各班级团支书汇总后交给班主任进行批阅,成绩由院团委统一认定学分。

五、其他

1.社会实践报名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老师  邮箱:1798167567@qq.com

2.社会实践宣传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苗老师  邮箱:1741950224@qq.com   

附件1: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安全承诺书.docx

附件2: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2025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申报表.docx

附件3: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情况报告书.docx

    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团队汇总表https://docs.qq.com/sheet/DVU9kVW9sWkVIV3Bt?tab=BB08J2

共青团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委员会

2024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