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团总支、各学生组织: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创新网络育人载体,优化网络文化内容供给,引导广大高校师生积极参与网络文化建设,根据《教育部办公厅 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关于举办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和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的通知》《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第四届江苏省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和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的通知》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定于近期开展第四届江苏省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作品推选征集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争做校园好网民,汇聚网络正能量,奋进强国新征程
二、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承办单位:江苏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以下简称省中心)。
三、活动对象
第四届江苏省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以下简称“大学生网络文化节”)面向全省高等院校全日制在校学生群体。
四、作品征集
本届文化节共设置影像创意汇、网图新视界、网语青年说、网创梦工厂、光影趣青春、校园好声音(音频、校园歌曲)、数智新技艺(智能体AIGC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自主研发应用和创新创意方案)7个赛道共11个大类作品。其中,我院具有推荐名额的赛道有四个(每个赛道可推荐2件作品):影像创意汇、网图新视界、网语青年说、网创梦工厂。其余赛道由选手按要求自主上传。
所有作品须为2024年1月15日至提交截止日期间在网络上发表的作品。征集时间自即日起至2025年8月30日。
(一)影像创意汇
作品类型和要求:作品类型包括微电影、动漫短片、公益广告(视频)。文件为AVI、MOV、MP4格式的原始作品,分辨率不小于1920px×1080px。时长原则上在10分钟以内,适合互联网传播。要求画面清晰,声音清楚,提倡标注字幕,拍摄设备不限。每件作品作者限6人以内,可配1名指导教师。
(二)网图新视界
作品类型和要求:作品类型包括漫画、摄影和平面广告。漫画为多格漫画或单幅漫画,格式为JPEG,色彩模式RGB,分辨率100DPI(上传时需同时提交TIFF文件),每件作品作者限6人以内,可配1名指导教师。摄影为单张或系列作品,系列作品不超过6张,格式为JPEG,需保留EXIF信息,每件作品作者限1人,可配1名指导教师。平面广告为单张或系列作品,系列作品不超过3幅,作品格式为JPEG,色彩模式RGB,单幅图片大小在10M以内,每件作品作者限6人以内,可配1名指导教师。
(三)网语青年说
作品类型和要求:作品类别分为网络文章、网络文学、网络评论。字数不超过5000字,可在文章中配图、表。每件作品作者限1人,可配1名指导教师。
(四)网创梦工厂
作品类型和要求:微信推文、H5、长图、表情包、校园文创设计等。微信推文、H5类提交作品网络链接。长图、表情包、校园文创设计类提交图片文件,格式为JPEG或GIF,文件小于10MB。每件作品作者限5人以内,可配1名指导教师。
(五)光影趣青春
作品类型和要求:作品类型包括微视频、系列短视频、微课程。微视频时长不超过5分钟;系列短视频数量不少于3个,不多于10个,单个时长为1—5分钟;微课程作品数量不多于5节,单节时长不超过10分钟,超出时长将取消参评资格。文件格式为MP4,分辨率不小于1920px×1080px。画面清晰,声音清楚,内容配字幕。为保证作品上传顺畅,单个文件建议不超过600MB。每件作品作者限6人以内,可配1名指导教师。
(六)校园好声音
作品类型和要求:作品类型分为音频作品、校园歌曲作品。音频作品包括诵读作品、创意音频、有声故事三类。校园歌曲作品包括原创歌曲和改编歌曲两类。每件作品作者限3人以内,可配1名指导教师。音频或歌曲总时长需在5分钟以内,名称25个字以内。音频格式要求为MP3,大小10M以内。
(七)数智新技艺
作品类型和要求:作品分为智能体AIGC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自主研发应用和创新创意方案四大类。该赛道设置线下交流展示活动,具体要求详见活动官网。每件作品作者限4人以内,可配2名指导教师。
五、相关要求
(一)所有作品须为2024年1月15日至2025年8月30日已经在网络上发表的作品。
(二)所有作品要求政治导向正确,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
(三)所有作品严禁剽窃、抄袭。关于剽窃、抄袭的具体界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所有作品须无版权纠纷,作者应确认拥有作品著作权。
(四)主办方与承办方拥有对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改编权、汇编权、展览出版权,但不承担包括因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如出现上述纠纷,主办方保留取消其参与资格的权利。
六、作品提交
“影像创意汇、网图新视界、网语青年说、网创梦工厂”四个赛道的作品,请各学院团总支、各学生组织进行初筛,每种类型择优推荐不超过2件作品至团委,根据申报类型将推荐作品、汇总表(见附件3)打包,以学院/组织为单位于2025年8月30日17:00前发送至邮箱1741950224@qq.com,命名格式:XX学院/组织+网络文化节四赛道作品汇总。团委将组织遴选,最终入选的作品由各申报人本人通过“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云平台”(http://jsszpt.nnu.edu.cn)上传后推荐至省中心,通过后再向上推荐。未能通过遴选推荐的作品及其余赛道作品可通过自荐的方式参与活动(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https://dxs.moe.gov.cn/zx/hd/wlwhj/)。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苗老师。联系电话:025-57879808。
附件1: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网址
https://dxs.moe.gov.cn/zx/hd/wlwhj/
附件3.第四届江苏省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工作方案.docx
共青团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委员会
2025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