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开展2026年“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校赛的通知

发布部门:团委发布时间:2025-11-14浏览次数:10AAA

各学院:

为进一步激发我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培育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经研究决定组织开展2026年“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校赛(以下简称“小挑”)。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宗旨

培养创新意识、启迪创意思维、提升创造能力、造就创业人才。

、竞赛对象

由指导老师指导学生个人或团队以项目团队形式参赛,项目成员(学生)不超过10人,指导教师原则上不超过3人。项目成员要求为2026年6月1日之前学籍仍在我校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竞赛内容

由指导老师指导学生个人或团队,针对一项产品或服务,完成的创业计划或创业实践活动(暨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者服务,并围绕这一技术、产品或服务,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深入的创业计划)。竞赛内容聚焦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设五个组别:

1.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在量子技术、元宇宙、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材料、军民融合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2.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林牧渔、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3.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围绕绿色低碳发展和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绿色低碳产业、绿色消费、环境治理、可持续资源开发、生态环保、清洁能源应用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4.文化创意和区域交流合作:突出共融、共享,紧密围绕“一带一路”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等区域合作,或在工业设计、动漫广告、体育竞技和国际文化传播、对外交流培训、对外经贸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5.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在政务服务、消费生活、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金融与财经法务、教育培训、交通物流、人力资源、城乡融合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赛程安排

1.项目推报(2025年12月15日前)。每个学院推荐参加校赛的项目不得少于15个。参赛队伍需填写报名表(附件1)、撰写项目计划书(无模板,自行撰写。内容主要包括产品/服务介绍、市场分析及定位、商业模式、营销策略、财务分析、风险控制、团队实践及其它说明等)及答辩PPT。各学院于2025年12月15日前提交报名表(附件1)、汇总表(附件2)和项目计划书、PPT等电子稿材料,发送至邮箱hstwzzb2025@163.com。邮件名统一为“XX学院2026年‘小挑’校赛材料”。

2.校赛初赛(2025年12月30日前)。材料评审,对报名作品进行筛选,重点考察项目的可行性,评出优秀作品进入校赛复赛。

3.校赛复赛(2026年3月上旬前)。结合材料评审、PPT答辩形式,由评委合议最终选出优秀作品进入决赛。

4.校赛决赛(2026年3月下旬前)。采取材料评审、PPT答辩等形式,由评委合议决出优秀作品。

5.推荐省赛(2026年4-5月,具体时间以省赛通知为准)。基于校赛结果,学校分批、分层分类组织开展竞赛培训。相关作品作者及指导老师按照评审意见修改、打磨项目书。根据打磨情况和推荐省赛名额,最终推选出优秀团队代表学校参加省赛、国赛。

、竞赛要求

1.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2026年6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创业计划或创业实践活动,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允许跨学科、跨学院组队。作品以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为归属单位。

2.申报参赛的作品上报后项目负责人、指导老师、团队成员排序和项目内容等原则上不得变更。

3.申报个人项目的,第一作者必须承担项目60%以上的研究工作。凡作者超过三人或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项目。申报集体项目的,须注明一位学历最高的作者为集体项目的代表。有合作者的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本科生项目和硕士研究生项目。所有作者必须均为学生。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历史久、规格高,展示了高校的育人成果,更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载体。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广泛动员,引导广大同学了解竞赛内容并积极热情地参与其中,挖掘和培育优秀作品参赛,选派专业教师加强指导,将“小挑”竞赛与教师的科研课题,与学生的各类创新实践活动,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等结合起来,确保参赛作品创意新、立意高、质量好。

人:老师,联系电话:025-57879808

附件1 2026年“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校赛报名表.doc

附件2 2026年“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校赛报名汇总表.xls

附件3《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章程》.pdf

附件4《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决赛获奖名单》.pdf

共青团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委员会

2025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