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关于开展2025年通识教育新增课程(人工智能类) 申报工作的通知

发布者:教务处发布时间:2025-07-09浏览次数:10AAA

各学院(部):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促进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协调发展,根据《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关于修订2024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南财大教字〔202452号)要求,经研究决定,开展2025年度通识教育新增课程(人工智能类)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模块申报要求

为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加强人工智能教育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关于修订2024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构建符合时代需求、体现技术变革影响的通识课程体系,培养新时代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2025年度新增人工智能类通识课程(“人工智能与多元应用”模块)。本次申报重点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基础理论(包括基本原理与基础知识)和人工智能复合应用两大方向展开,经研究,建议新增不限于以下通识课程(突出跨学科交叉融合):

课程名称

人工智能与公共管理

AI营销新玩法:智能推荐与客户洞察

社交媒体AI营销:流量密码与智能运营

数据驱动的商业决策:AI如何预测市场趋势

AI赋能企业管理:人力资源与供应链的智能优化

智慧物流:AI如何实现高效配送与仓储管理

智能办公助手:DeepSeek等工具提升行政与管理效率

AI与商业伦理:智能时代的法律、隐私与责任

未来商业图景:AI如何重塑全球经济格局

人工智能概论

AI大语言模型软件应用

AI大语言模型

跨境电商中的人工智能应用

人工智能与数字平台

电商AI实战:从选品到客服的智能化升级

跨境贸易AI指南:通关、风控与全球市场分析

经管人的AI工具箱:从写作到数据分析的实用技能

智能金融助手:AI在银行、保险与投资中的应用

AI财税管家:自动化报税与财务风险预警

数字货币与AI:区块链技术背后的智能革命

信用评估新视角:AI如何构建个人与企业信用画像

 

二、课程内容要求

申报的新增通识课程应贯彻课程思政理念,注重价值引领,同时课程内容应体现以下基本原则:

1.立德、铸魂: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

2.客观、公允:教学内容应当客观、公允,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了解和掌握科学的知识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

3.鲜明、独特:横向融会贯通,纵向点线结合,凝练鲜明独特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分析问题的独特视角,启发学生的心智,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

4.深刻、感召:无论是科学真理还是人文知识,都应该深入人心、涵养情怀、启迪人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健康人格、社会责任和美好情感。  

5.新颖、基础:讲授内容既能够反映学科新成果、新趋势,又能够与现实生活、时代发展相结合;同时适合全体学生学习,不以预先修习系统性专业知识为前提。

三、课程设计要求

通识教育课程设计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师生互动,以问题为导向,采取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既注重教学过程的多样性、灵活性,又注重教学过程的规范性、科学性。

2.鼓励使用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和手段,提倡运用慕课等多种教学资源,拓展通识课程的教学空间。

3.鼓励在教学过程中设计调研、实验、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

4.考核方式依据课程特性与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包括课堂模拟、项目参与、社会实践、艺术创作等,最终成绩的评定应由考勤、讨论、作业、实验、考试、论文等多种考核方式构成。

5.课程教材、阅读书目、参考资料等配套使用,引导学生将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6.合理、有效使用现代化教学工具,灵活采用线上线下进行教学与交流。

四、申报条件

通识课程可以由教师一人申报,也可以组成教学团队申报,申报通识课程的课程负责人应同时满足如下基本条件:

1.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

2.具有博士学位或讲师以上职称,二年以上教学经历。

3.近2年没有教学事故。

4.对通识教育理念有深刻的认知和理解。

五、材料报送要求

1.申报责任人(团队)同期只能申报1门新增通识课程。

2.评审表填报要求:填报《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通识教育新增课程评审表》(见附件1)。其中,课程简介重点介绍课程开设的目的、内容,课程在知识传授、价值引领、能力培养等方面的价值与作用;课程负责人简介重点介绍开课人与开设课程相关的背景及经历。

3.《教学大纲》设计要求:统一模板格式,按文件第二、三项要求设计。目的明确,内容充实,教学方法得当,课后作业有思考讨论题,参考书目3本以上。

4.提交教师资格证、职称证书、从教经历证明、一节课的PPT以及与教书育人相关的获奖证书等纸质、电子证明材料。

六、申报流程

1.所在二级学院或部门初审。2025年秋季学期第一周,申报教师将《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通识教育新增课程评审表》等上述申报材料一并报所在学院初审。

2.材料上报。2025年秋季开学第二周,各学院将汇总的申报材料(每人纸质材料一式二份、电子稿一套)由学院负责人签字、盖章后统一报送教务处智圆楼B302并将电子稿发送至1301863309@qq.com。联系人:孙老师 电话:57879601

3.教务处秉持公开公正原则对申报课程进行资格验证和材料复审,组织试讲和相关专家集中评审评审通过的课程纳入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库

七、其他

关于试讲工作具体安排将另行通知。

 

附件:

附件1: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通识教育新增课程评审表.doc

附件2:教学大纲模板1.docx

附件3:教学大纲模板2.doc

附件4: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通识课新增课程支撑材料模板.docx

 

                                       教务处

202579